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教育,最注重的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。中华国学中积淀着我们民族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最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、执两用中、顺其自然、无为而治、致虚守静等等人生的大智慧。我们可以学到儒家所看重的大地上圣贤的道德,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;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到道家看重的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,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自我超越。
在中华国学中,大到治国的方略,小到修身的方法,无所不包。它是众多圣贤智慧的结晶,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来文化的沉淀。如果说国学给人以智慧,我认为还不如说它是给人的一种教化。学习国学,我们实际上是在穿越时空,与中华五千年以来所有的圣者、贤者、智者在进行对话,我们聆听所有圣哲先贤的思想,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,塑造我们健康的心理与高尚的人格。欧美思教育http://www.omsedu.com小编表示幼儿学习国学经典文化还有这些好处,你都了解吗?
1、开发孩子智力潜能,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。
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,孩子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诗歌,如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等,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,有实验表明,通过诵读经典,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明显提高,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。在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,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、文言、文章。孩子既学到了“语”又学到了“文”,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,为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2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
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: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益”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......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,不仅能够识字认字,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,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、心理品质、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。
3、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
当前,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由于家庭的宠爱,家长的疏忽,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:自理能力差,依赖性强;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;任性,我行我素;不顾他人感觉,自私狭隘……而在《弟子规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道德经》等国学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。